2000多年前,《韩非子·有度》中提出,“奉法者强则国强”。
韩非子的法治愿景,正穿越千年悠悠岁月,在神州大地上成为现实。
长达68页、3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有4个字,仅出现过一次,却关乎民族未来——法治素养。
十九大代表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指出,建成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,是一个宏大的工程,它不仅需要人人守法,而且需要人人用法并捍卫法治。
“如果人们都能牺牲一己私利而自觉守法,为他人合法权利而积极主动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,宁可克服巨大困难也要在法律范围内推动改革发展、维护稳定,即广大公民尤其是关键少数,具有极强的规则意识、具有屈己而不屈法的精神、具有很高的法治素养、法治已成为一种普遍接受并自觉践行的文化的时候,法治国家才可能建成。”江必新今天对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说。
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下,报告提出了“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”的要求。
对此,江必新说,知道有什么权利义务,知道哪些合法违法,这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法治素养的提升。“法治素养,不仅外延比法治知识更宽,而且内涵要丰富得多。”
江必新透露,他本人正在牵头主编一套法治素养丛书,根据新时代法治素养养成和法治宣传教育的规律和特点,将读者分为领导干部、公务人员、公民、青少年、企事业经营人员五个群体,并为每一个群体量身定做一本辅导读本。
十九大代表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说,“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”,也是十九大报告关于法治宣传内容进一步明确的表述。
“这个新提法、新要求,是有渊源的。”张苏军说,多年前,在进行全民普法时,通常提的是“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”,把“学法”放在最前面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“尊法”提到首位,明确要“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”。
法律的权威,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。“强调从内心尊崇、敬畏、信仰法律,无疑是更高的要求。”张苏军认为,提升全民族的法治素养,要和尊法紧紧联系在一起,真正形成尊崇法律、敬仰法律的风气。
要达到这个目标,全民普法要有新的具体的举措。张苏军认为,要特别在法治文化上多下功夫。
十九大报告提出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”,张苏军说,这就意味着,要把法治文化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,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、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“用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力量,去涵养法治信仰,这也应是下一步法治宣传的一个着力点。”张苏军建议,用好现代化手段传播法治文化,用足文艺作品潜移默化渗透的优势,诠释好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。
“尤其要针对青少年,探索使用新的传播手段,比如,可以通过VR、人工智能等形式,立体直观展现法治场景,让青少年身临其境,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普及法律知识、传播法治精神、培育法治信仰的新载体。”张苏军说。
报告提出“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”,张苏军认为,可以通过这一组织保证,更好地协调普法宣传和国民教育相结合,协调普法工作和各个行业规范要求相结合,使普法工作能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,有具体的考核标准,使“软任务”逐步硬起来。
十九大代表、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说,“六五”普法主要强调普及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,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。而现在,在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,更注重弘扬法治精神,积极引导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。
“简单说,以前主要普及法律知识,现在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普法。”柳玉祥说。
十九大报告提出,“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”,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,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等能力。
从领导干部,到党组织和全体党员,柳玉祥分析,这样的变化,更加要求我们全面从严治党、依规治党。他相信,随着这项工作的贯彻落实,随着各级党组织、广大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必将为我国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注入“加速度”。
“在新时代,我国社会产生新的矛盾,出现新的问题,这些矛盾问题的解决,都离不开法治。”柳玉祥认为,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用法律知识解决的,而是依靠全民族的法治信仰。塑造全民族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,是未来法治宣传的重要内容。
报告中,特别提到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”,在柳玉祥看来,全民普法还意味着要提高覆盖面,覆盖到公民的全生命周期,即从出生到死亡,都有法律相伴。
江苏省今年专门推出“美好生活法律相伴”活动,通过梳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,制作全生命周期公民权利义务清单,量身制作法律意见参考,私人订制法治宣传套餐。
“这涉及到每一名老百姓、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个单位,你要有美好生活,必须要有法律相伴。”柳玉祥说。
法制日报北京10月22日讯